台南、高雄、屏東專業又親民的律師事務所
在網路被恐嚇怎麼辦?專業刑事律師教你 4 個應對步驟、10 招自衛指南

在網路被恐嚇怎麼辦?專業刑事律師教你 4 個應對步驟、10 招自衛指南

發布日期:

A- A A+

現在社會,多數人的社交範圍,網路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。而隨著言論、意見發表的自由,我們常常會在一些社群媒體中,看見一些網路恐嚇的案件,嚴重時這種行為,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。網路上的恐嚇,雖然不會馬上對人身造成危險,但對被恐嚇者來說,依然會造成心理上的恐懼。當我們在網路中,遭遇言語或是任何形式的恐嚇時,讓專業刑事律師教你如何應對。

 

 

壹. 什麼是恐嚇罪

依據我國刑法第305條的規定,所謂的恐嚇罪是指:
 
「以加害生命、身體、自由、名譽、財產之事恐嚇他人,致生危害於安全者,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。」
 
簡單來說,就是行為人以言語、文字、圖畫或其他方式,向他人發出威脅,表示將會對他人的生命、身體、自由、名譽或財產造成危害,使他人心生畏懼,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脅,就可能構成恐嚇罪。

 

 

 

貳. 構成恐嚇罪的要件:

1. 恐嚇行為必須明確指向一個具體對象

而該對象,應清楚自己被他人以恐嚇手段針對。恐嚇者所採取的傳達手段並不受限,可以是口頭或書面表達,透過他人轉達,甚至是藉由展示武器、或其他有恐嚇意味的行為。

 

2. 恐嚇必須涉及受害人的「生存、健康、個人自由、社會評價或經濟資產」

恐嚇者無需進行詳盡的說明;只需通過言辭或行動表達出,使對方的基本權益受到威脅或危害的意圖即算。

 

3. 恐嚇行為,須導致受害者感到安全受脅

換句話說,所傳達的信息或行為,應足以令受害人感到恐怖及不安,這不僅限於言詞,任何可能引起人們恐懼的動作亦包含其中。

 

例如

一: A 在電話中對 B 說:「如果你不給我錢,我就要對你不利!」A 的行為可能構成恐嚇罪。

二: C 在網路上散布關於 D 的不實謠言,並對 D 進行人身攻擊,使 D 感到害怕,C 的行為可能構成恐嚇罪。

 

遭遇網路恐嚇時的應對步驟

 

叁. 遭遇網路恐嚇時的 4 個應對步驟

當我們明確感到被恐嚇,可以採取以下4步驟,來保護自己、捍衛自身權益。

 

1.第一步:保持冷靜,蒐集證據

受到恐嚇威脅時,馬上保留所有可能的證據。包括但不限於截圖、保存通訊記錄、留存電子郵件和語音訊息。記下威脅發生的時間、日期,以及可能有助於,識別威脅者身份的任何資訊。這些證據對於後續的法律行動至關重要。

 

2.第二步:立即報警,尋求協助

網路恐嚇不僅是道德上的問題,在某些情況下,可能觸犯刑法。報警可以讓警方介入調查,向警方詳細描述恐嚇的經過,若符合法律要件,可以追究恐嚇者的刑事責任。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,保護自己及他人的安全。

 

3.第三步:不回應,避免直接對抗

收到恐嚇訊息時,我們應先避免直接回應。任何形式的回應,都可能被威脅者用作進一步攻擊的把柄。保持沉默,先集中精力在尋求適當的幫助上。

 

3. 第四步:尋求刑事法律協助

在保存了相關的證據之後,我們可以尋求專業法律協助,並了解該情形,是否足以構成恐嚇罪。聯繫經驗豐富的刑事律師,他們會根據所保存的證據提供專業意見,若有需求,也能協助我們走進法律程序。在必要時,律師也能成為我們案件中最得力助手。

 

 

肆:網路安全相當重要,切記 10 招自衛指南

 

1. 使用高強度密碼

密碼複雜度: 密碼應包含大小寫字母、數字和符號,且長度不應過短。

定期更換: 定期更換密碼,避免被破解的風險。

不同帳號使用不同密碼: 避免一個密碼用於多個帳號,以免一個帳號被破解,所有帳號都受到影響。

 

2. 謹慎點擊連結

不明連結: 不要點擊不明郵件或訊息中的連結,以免進入釣魚網站。

檢查網址: 在點擊連結前,先檢查網址是否正確,避免進入偽造網站。

 

3. 保護個人資訊

隱私設定: 在社群網站上設定隱私權限,限制他人查看個人資訊。

不隨意透露個人資訊: 不在網路上隨意透露個人資訊,如姓名、住址、電話號碼等。

謹慎發布照片: 不在網路上發布過於暴露或敏感的照片,以免被他人利用。

 

4. 安裝防毒軟體

定期掃描: 定期使用防毒軟體掃描電腦和手機,確保裝置安全。

更新病毒庫: 定期更新防毒軟體的病毒庫,以抵禦最新的病毒威脅。

 

5. 注意網路禮儀

尊重他人: 在網路上要尊重他人,避免發表攻擊性言論。

不散布謠言: 不在網路上散布不實資訊,以免觸犯法律。

 

6. 遇到網路霸凌或詐騙,應及時求助

蒐集證據: 保留所有相關證據,如截圖、訊息記錄等。

向平台舉報: 向相關網路平台舉報霸凌或詐騙行為。

尋求法律協助: 若情況嚴重,可以尋求法律協助。

 

7. 定期備份資料

重要資料: 定期備份重要的資料,以防電腦或手機故障,導致資料遺失。

 

8. 使用安全的網路環境

公共 Wi-Fi: 在公共場所使用 Wi-Fi 時,要注意網路安全,避免進行敏感操作。

VPN: 可以考慮使用 VPN,以增加網路安全性。

 

9. 關注網路安全資訊

了解最新威脅: 關注網路安全相關資訊,了解最新的網路威脅和防範方法。

 

10. 家長應注意兒童網路安全

監督使用: 家長應監督兒童使用網路的情況,避免兒童接觸不良資訊。

教導正確觀念: 教導兒童正確的網路使用觀念,提高自我保護意識。

 

 

無論是在現實生活、還是網路中,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恐嚇的目標。了解恐嚇罪的法律概念,並掌握這些自我保護的策略,可以讓我們真實面臨恐嚇時如何保持冷靜,並有效地明白怎麼做,才能保護自己的權益。

 

延伸閱讀 ....

什麼是遺產特留分?財產繼承大哉問!了解這些保護你的繼承權益

什麼是遺產特留分?財產繼承大哉問!了解這些保護你的繼承權益

人的生老病死無法預料。親人離世除悲傷之外,繼承問題也常是後續要面對的難題。在台灣,遺產分配並非完全由被繼承人(往生者)的 ...

2/27/2025

繼承權3個月黃金期,你必須知道的拋棄繼承之重要知識

繼承權3個月黃金期,你必須知道的拋棄繼承之重要知識

生總有許多難以預料的變故,繼承便是其中之一。在面對繼承時,我們常有措手不及的茫然感,尤其是當繼承的不是財富,而是沉重的債 ...

2/20/2025

常見的房屋買賣陷阱,簽約到交屋這幾件事情一定要注意

常見的房屋買賣陷阱,簽約到交屋這幾件事情一定要注意

買房是人生大事,但其中潛藏的法律風險不容忽視。從簽約到交屋,每個環節都可能暗藏陷阱,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財務損失,甚至引發 ...

2/11/2025

常見行車糾紛:什麼是肇事逃逸?與相關肇責法律知識

常見行車糾紛:什麼是肇事逃逸?與相關肇責法律知識

行車糾紛時有所聞,其中肇事逃逸事件也是常見的案件。行車人清楚肇事逃逸的定義、構成要件以及相關肇責,不僅能保障自身權益,也 ...

2/3/2025

被詐騙的黃金72小時如何自救?律師教你一步步拿回損失

被詐騙的黃金72小時如何自救?律師教你一步步拿回損失

發現自己被詐騙了?心慌意亂、不知所措?詐騙案件層出不窮,許多人都曾經歷過這樣的痛苦。不過被詐騙的當下,其實在有限時間內, ...

1/20/2025

公務人員瀆職案,圖利與便民的法律界線你能分清楚嗎?

公務人員瀆職案,圖利與便民的法律界線你能分清楚嗎?

公務員身負公職,其行為應以公共利益為首要考量。不過大家若有在看新聞,也能發現現實生活中,公務員濫用職權、圖利特定人士或團 ...

1/2/2025

遇到不舒服對待要勇敢說不!性騷擾類型有哪些?如何預防?

遇到不舒服對待要勇敢說不!性騷擾類型有哪些?如何預防?

過去這幾年,社會對性騷擾議題越來越重視,像是MeToo運動,也讓我們發現不是只有女生會被性騷擾,但至今仍有許多人,對性騷 ...

12/18/2024

【屏東律師推薦】刑事訴訟、離婚問題好困擾?一篇讓你了解如何選擇專業的屏東律師。刑事、民事、家事

【屏東律師推薦】刑事訴訟、離婚問題好困擾?一篇讓你了解如何選擇專業的屏東律師。刑事、民事、家事

選擇專業的屏東律師,先清楚自己的法律需求,善用網路搜尋、參考親友推薦,過濾出真正具備實力的律師,再來安排面對面諮詢,了解 ...

9/16/2024

婆媳問題導致婚姻危機?常見婆媳間糾紛,遇到這些怎麼辦專業律師教你

婆媳問題導致婚姻危機?常見婆媳間糾紛,遇到這些怎麼辦專業律師教你

自古以來婆媳間的矛盾,常是夫妻婚姻產生破口的常見原因之一,婆媳問題輕則口角爭執,嚴重時更可能演變成法律糾紛,甚至衝擊倆人 ...

8/11/2024

車禍沒人受傷,自行離開現場,算是肇事逃逸嗎?

車禍沒人受傷,自行離開現場,算是肇事逃逸嗎?

A跟B兩台小客車發生車禍後,A就逃離現場,A恐有肇事逃逸罪責…到底這樣是對還是不對?其實要從刑法來看,構成肇事逃逸之要件 ...

6/26/2024

高雄律師事務所
台南律師事務所
  • 台南辦公室請預約洽詢。
  • 台南預約電話:07-3105602
  • 手機預約諮詢:0933-723-853
  • 本所律師擁有多年實務經驗 誠摯溫暖專業為您服務!
Liked!
Disliked!